聯系熱線
適應經濟發展"新常態",一個重點和難點問題是化解部分行業的過剩產能。
長期以來,在高強度大規模開發建設背景下,我國部分行業出現了供過于求、效益下滑的局面。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,環境承載能力達到或接近上限,中低端產品市場飽和,化解產能過剩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主攻重點與難點之一。我們要充分認識化解產能過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,如果過剩產能不能及時化解,資源、環境、市場、價格等因素長期緊繃,不僅不利于結構調整,還可能出現系統性風險?,F在不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,將來付出的代價必然更大。
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經過多年快速擴張,已經連續十多年成為全球有色金屬產量第一大國,2013年產量比2000年翻了兩番,超過位列我國之后的俄羅斯、美國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亞產量總和的一倍以上。目前電解鋁產能已經超過3200萬噸,且還在增加,隨著國內外需求增速下降,導致市場疲軟,價格跌落到上世紀90年代水平,全行業已經連續兩年處于虧損狀態,被國家列為五大產能過剩行業之一。產能過剩造成惡性競爭不止,行業經濟效益低下,企業資金緊張,潛在風險加劇?;猱a能過剩,已經成為提升行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前提和關鍵。
化解產能過剩,要"疏""堵"并舉,兩手發力。"疏"就是擴大應用領域,這是化解產能過剩最根本的途徑。前幾年,在全行業共同努力下,擴大鋁應用順利推進,在交通運輸領域,推動車輛結構的"以鋁代鋼";在電力領域,提倡導體材料的"以鋁節銅";在建筑領域,倡導模板的"以鋁節木",都取得積極進展。鋁制載重掛車已經得到順豐、申通等快遞公司,以及中石化和煙草總公司的訂單;最近國家發改委、工信部發布的《關鍵材料升級換代工程實施方案》中特別指出,支持高性能鑄造銅包鋁導電合金產業化與示范應用。這表明,許多有色金屬材料具有優越性能,還遠遠沒有被挖掘出來,拓展應用領域是有潛力空間的。當前的過剩,并不是社會不再需要有色金屬材料,而是由于我們的產品結構、技術水平、營銷模式,同社會的需求還不適應。只要我們瞄準科技進步方向,瞄準用戶需求,努力調整產品結構,就可以圍繞擴大應用做出大文章,在"疏"途上有效化解產能過剩。
擴大有色金屬應用,關鍵要依靠創新驅動。如稀有稀土金屬主要作為功能材料使用,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密切相關。我國是稀土資源大國,但光、電、磁、催化等高端產品,嚴重依賴外國技術,我國被擠壓在產業鏈低端,這是造成產能過剩的深層次原因。只有時不我待推進自主創新,實現由規模擴張到創新驅動的轉變,才能真正實現擴大應用,培育新的增長點。
擴大有色金屬應用,需要上下游密切配合,產學研共同努力。要通過爭取政府支持、發展租賃經營等方式,分擔新材料的初始研發生產成本;要通過密切上下游的配合,充分吸收下游企業共同參與產品的設計、研發、生產,形成發展合力,推動產品標準和技術規程的制定,開發適銷對路產品;要通過產學研協同,充分發揮研究院所、高等院校智力資源優勢,創建技術研發平臺,不斷推出新技術、新產品,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;要通過建立行業、企業、用戶和相關行業的交流平臺,促進需求見面與信息交流,建立合作共贏機制。
擴大有色金屬應用,不僅要在量大面廣、惠及民生的領域著力,而且要在增強國力、滿足高端需求的領域著力;不僅要擴大鋁、鎂等大宗有色金屬的應用,而且要擴大稀土、銦、鍺等稀有稀散金屬的應用;不僅要在傳統領域尋求突破,而且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尋求突破。同時,高端材料的研發、生產與應用水平上去了,不僅有利于化解產能過剩,更是實現有色金屬工業強國目標的重要標志。
化解產能過剩,還要抓好"堵"。一方面,要按政策要求,嚴格控制新增產能;另一方面,要妥善處置退出存量,這是化解產能過剩的重要保障。最近兩年,電解鋁等過剩行業存量退出取得重要進展。2013年以來,全國電解鋁已停產和減產產能超過300萬噸,其中約180萬噸產能永久退出市場。但是,目前仍有數百萬噸缺乏競爭力的電解鋁存量產能不能正常退出。這部分產能技術裝備是先進的,建成投產時間也不太長,由于電價的差異,由于涉及企業債務、銀行貸款、人員安置、資產處置等一系列問題,產能退出渠道仍不暢通。當前,最根本的是要用改革的辦法繼續推進。要把處置存量產能的相關政策細化落地,要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和行業自律機制的作用,變"要我關"為"我要關"。要切實防范化解過剩產能過程中的債務、市場和社會穩定風險,積極穩妥推進化解產能過剩。
化解產能過剩,是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一項重要工作,也是一場事關經濟發展全局的攻堅戰。我們要以時不我待的態度、扎實有效的措施、耐心細致的工作,把這場攻堅戰進行到底。
管理員
該內容暫無評論